又一家上市公司被监管层“点名”了。
这次是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丸美生物”,证券代码:603983)。10月30日晚,丸美生物公告收到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披露了其在财务核算、募集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这不是小打小闹的瑕疵,而是触及上市公司治理底线的严重疏漏。
财务核算竟能如此“随意”?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孙怀庆、程迪、王开慧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5〕119 号,以下简称《决定书》)查明的事实,丸美生物在信息披露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如下违规行为:
一是收入核算不准确。丸美生物连基本的预估退货率都没做,甚至把非实际销售订单计入收入。这已经不是技术性错误,而是对收入确认基本原则的漠视。
二是在建工程核算混乱。工程进度不及时确认,该转固的不转固,导致资产和负债账面失真,折旧计提不准。这种基础会计工作的缺失,让人怀疑丸美生物财务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是会计科目乱用。把支付宝里的钱放进“应收账款”,把与研发无关的咨询服务费塞进“研发费用”。这些操作看似小事,却反映出丸美生物对财务规范缺乏最基本的敬畏。
募集资金成了“随便花”?
更令人担忧的是募集资金管理问题。
丸美生物用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混在一起建总部大楼,没有分开核算,甚至出现募集资金支付非募投项目支出的情况。虽然丸美生物称已经整改归还,但这种资金混用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股东信任的背叛。
募投项目超期未完成,调整不审议、不披露;募投项目进度披露与实际不符;理财情况该披露的不披露...这些行为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募集资金管理失控的图景。
募集资金不是上市公司的“私房钱”,而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托付。丸美生物如此随意使用,如何向股东交代?
谁该为此负责?
证监局没有姑息,明确指出了责任人员:董事长孙怀庆、董事会秘书程迪、财务总监王开慧,认定他们未勤勉尽责。
这三人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人物,同时被采取警示函措施,实属罕见。董事长管大局,董秘管信披,财务总监管账目,三个关键岗位同时失守,丸美生物的内部控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整改不能止于“表面文章”
面对监管指出的问题,丸美生物照例表示“高度重视”“认真整改”。这样的表态我们在太多违规公司公告中见过了,市场更期待的是实际行动。
财务核算不规范、募集资金管理混乱,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必然与公司长期的管理文化和内部控制环境有关。三十天内提交整改报告容易,但要真正重塑公司的合规文化,需要的是刮骨疗毒的决心。
上市公司治理任重道远
丸美生物的问题并非个案。近年来,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核算、募集资金管理等问题被处罚,反映出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治理短板。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诚信守规。作为公众公司,财务数据真实、募集资金规范使用是最基本的要求。连这些都做不到,谈何保护投资者权益?谈何高质量发展?
丸美生物的这次警示,既是对该公司的提醒,也是对全体上市公司的警示——监管红线不容触碰,投资者信任不容辜负。
只有真正重视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才能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否则,今天的监管警示函,可能就是明天更大危机的预兆。
图源:丸美生物官网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